上海枫叶通公司 -- 专业办理:保留枫叶卡,过期枫叶卡,枫叶卡入籍,枫叶卡未领  全国24小时电话:400-8051080   咨询邮箱:shfengyetong@163.com          收藏本站  |  繁體中文   | 

|  首页   |  保枫叶卡   |  一张绿卡   |  二种选择   |  三个担心   |  四道难关   |  五套方法   |  六种方案   |  七个阶段   |  八类证件   |  九项服务   |  十大优势   |  公司介绍   |  联系我们   |  媒体介绍  |
|  打假   |  加国入籍   |  家庭团聚   |  成功案例   |  枫叶新闻   |  保卡法规   |  业务介绍   |  评估状态   |  申请流程   |  申请大全   |  入境须知   |  下载中心   |  常见问题   |  攻略秘籍   |  实用信息  |

上海枫叶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上海枫叶通公司网站
www.fengyetong.com
.......................................................
中国上海办公室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
上海中心大厦29层

.......................................................
枫叶卡咨询电话
全天值班电话: 400-8051080
工作时间电话: 021-38932535
021-38932537
.......................................................
枫叶卡咨询信箱
shfengyetong@163.com
.......................................................
咨询微信号1:13022150003
咨询微信号1
.......................................................
咨询微信号2:18621709236
枫叶卡咨询微信号2
.......................................................
投诉微信号:13752309753
投诉服务微信号
.......................................................



温哥华 7 日


录入者: admin  |  时间: 2009-01-15 21:17:39  |  来源: 加拿大枫叶卡专网


第 1 日

一座座小山,就象一个个戴着白帽子的小矮人,山顶到山腰皑皑的积雪是雪白的,山下积雪消融的地方却是灰黑色的。山间有水流过的地方都是闪亮的。奇特的景致令人目不转睛。北京飞往温哥华的飞机,出发没多久从窗口往下望,就看到了绵绵的山。我搭乘飞机的次数不算多,大概没超过 10 次吧,以前每次坐飞机都是路过平原或者城市的上空,这次是我第一次从山脉上空飞过。起伏的山峰,在空中俯瞰下去,就象作战时首长指指点点的沙盘。

机长在广播中用怪怪的英语口音介绍着这次航班的飞行路线,原来我们是要朝东北方向飞行,经过哈尔滨,然后飞越白令海峡、阿拉斯加,较后沿着加拿大西海岸洛基山脉一线飞向温哥华。看来我这次肯定能从空中看见各种形态的山了。

时间在时醒时睡中度过,醒来时飞机上正在播放一部展现美国大兵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是那种全是男人,没有一个象样的女主角女配角的电影,正是我不喜欢看的那种电影。悄悄把舷窗拉开一线,外面是残月当空,晨光即将来临,天色已经有些亮了,向下望去,第一眼以为我们是在白云之上穿行,再仔一看,才惊觉那白茫茫的不是层层白云,而是无边无际的美丽冰山。我一时难以分辨飞机的高度,因为天空如此纯净,没有任何云彩的阻隔,从3万英尺的高空俯瞰冰山,似乎距离也被拉近了。一霎那之间,一个很孩子气的念头涌上来,我想,是不是如果我的眼睛瞪得足够大,我就可以看到逡巡在山间的北极熊呢?我把手贴在舷窗上,丝丝的能感觉到外面的冰的气息。忽然,我发现舷窗上结了几朵美丽的冰花,美丽得明知它不在我能触及的那层玻璃,仍忍不住想去触摸。我推推正全神贯注看大兵电影的 Bingle,让他过来一起看看,轻轻打开另一扇舷窗的挡板,两扇舷窗上冰花的形状竟一模一样。这时加航的乘务员先生从走廊走过,招手示意我们拉下挡板。环顾机舱,大部分乘客都在沉睡,还有一部分在半睡半醒中看电影。我被浓重的睡眠氛围感染,干脆再次加入沉睡的行列。当我再一次拉开舷窗挡板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飞机上根据温哥华时间开始供应早餐了。根据飞行地图的显示,我们正在落基山脉的上空。

一座座小山,就象一个个戴着白帽子的小矮人,山顶到山腰皑皑的积雪是雪白的,山下积雪消融的地方却是灰黑色的。山间有水流过的地方都是闪亮的。奇特的景致令人目不转睛。Bingle 提醒我,别看得太久,否则会"雪盲"。看着他夸张的戴着墨镜观景的样子,有点好笑。

关上舷窗,我的眼前真的有点晕,过一阵才重新适应机舱里的柔和光线。

飞机很快降落在了温哥华机场。和移民局、海关的面谈很顺利,但是排队等候花了一些时间。等到达预定的家庭旅馆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 3 点多了。我预感今天恐怕什么也办不了,建议取消计划中的 SIN 卡,但是心急的 Bingle 拉着我出了门。

温哥华今天的天气很好,晴空当头,一派阳光,对温哥华的第一印象与我的想象倒是非常吻合。不过预告 14 摄氏度的气温,和走在温哥华街头阳光下感觉到的热度却相差很大,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阳光无遮无拦的关系吧。Richmond 市中心华人店铺比比皆是,中文招牌到处可见,这里华人人气可见一斑。当我们赶到人力资源中心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下班时间是 4点半,门已经关了,有点不爽快,不过倒也在我的预料之中。

不知从哪一刻开始,时差开始侵袭我。在飞机上,我象一个婴儿一样,睡两个小时,醒三个小时。现在,又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我们那2个月大的侄女儿在入睡以前喜欢大哭一场,因为这种想睡又没能很快入睡的时候,头昏沉沉的实在是很不舒服。随后在麦当劳里,啃着我平时很喜欢吃的 Filet-O-Fish,也觉得味同嚼蜡,在超市里 Bingle兴致勃勃的买东买西,全然没有发现我已经处于接近梦游的状态。

6 点钟,回到旅馆,我一头扑倒在床上,半分钟后陷入了完全昏睡状态。

第 2 日

科学馆•Hasting Street•蒸汽钟或许是得益于前两天我们混乱的作息时间,我们的时差很快就倒过来了,只是早晨醒得有点早。7 点半我们用完了早餐,旅馆的主人和其它房客们还都在睡觉呢。我们拿着相机和摄像机到房前屋后胡乱拍点证明我们到此一游的东西。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邻居家的郁金香非常漂亮,忍不住偷拍了它们。

10 点钟,我们的朋友开车送我们到 Metrotown 办理 SIN 卡。手续很简单,但是要和申请EI 的人士一起排队,花了不少时间。不过相比在 TD BANK 开户花的时间,简直是很迅速了。那间 TD Bank 分行提供中文服务的实力堪称雄厚,咨询台的接待员小姐就是一位讲话干脆利落的华人女孩子,很快把我们介绍给一位说国语的银行职员为我们服务,职员 mm 的口音很象《流星花园》里面杉菜妈妈的口音。她一边帮我们录入个人资料,一边怕我们等得发闷,跟我们聊天,原来她是高中毕业移民过来,先念语言学校,再念当地的大学,然后毕业进入银行工作。由于我们的手续繁杂,职员 mm 不时还要请教经理和同事,他们都会中文,但是只对我们这样的客户说中文,而她们之间的交流全用英文。等到终于一切 OK 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居然慢慢悠悠在银行里消磨了 2 个多小时!

我们原先的行程安排中,没有 Metrotown,也就没有机会搭乘温哥华著名的 SkyTrain。幸好计划做了调整,不然好奇的 Bingle 就坐不成 SkyTrain 了。车厢的节数比我想象的要短很多,毕竟这里不象北京的地铁那样人山人海。同车厢有一位运自行车的巴基斯坦兄弟,精力极其旺盛。他一会儿把自行车放在座位前面,自己坐在那里扶着它,一会儿又把车推一边,把座位让给别人。短短几站,他起起站站把它的宝贝自行车在车厢里折腾了个遍。每次列车停下,他都要走到车厢门口探头出去晃一晃,真奇怪他的能量从哪里来的。后来 Bingle 告诉我,上车以后他嘴里就没闲着,一会儿嚼一块巧克力,怪不得。

我们的第一站目的地是科学馆,门前不时看见全副武装的自行车选手和滚轴爱好者从我们面前嗖嗖的滑过。科学馆前面是纽约一家商场捐赠的机械弹球装置,里面复杂的机械装置把几个小球象过山车一样搬来搬去。叮叮咚咚的声音,让我一下想起了动画片《猫和老鼠》中,Tom 设计的捕捉 Jerry 的装置。虽然朋友说,科学馆只需要在外面望一望就好,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跟着几个小朋友一起进去了。我在里面试遍了每一种发电装置,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手摇发电、脚蹬发电,总共驱动了四个机器人、一台电视机和好多个灯泡,这下子很有成就感。

出了科学馆,我们按照下一步计划,打算直奔 Gastown 和 Chinatown 的汇合处的 Water Street。沿着正在修理的 Quebec 街向北走,在一个路口我和 Bingle 对路线发生了分歧,于是我们站在街角掏出地图查看,看谁的方向感更高明。这时一位香港阿姨主动上前用普通话招呼我们:"需要帮忙吗?"听明白我们的意向之后,阿姨斩钉截铁的告诉我们必须马上改变路线,如果继续向北走,马上会看到 Hasting Street--温哥华较可怕的一条街。看来这就是那条朋友们说的"会吓坏 Pingle 的街"。于是我们谢过那位阿姨,决定重上 SkyTrain 坐到终点站,再往东去 Gastown。Bingle 倒是对那条街充满了好奇心,一心想去见识见识。不过在我的"呵斥"下,他收起了嘟囔。

来到 Gastown,果然是一条著名的游客街。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旅行团队,也有不少和我们一样单独行动的游客。街道风格确实很古朴,按照旅游手册的说法,这叫维多利亚风格。路边除了咖啡店和各色餐厅,就是卖各色纪念品的商店,进去诳一逛,发现这里的纪念品中印第安风格的占了很大比例。还有一家专门经营印第安手工艺术品的商店,每一件艺术品的背后,都写着作者的名字。看看价钱,价格不菲,Bingle 甚至打算将来改行当艺术家。"我只要做得神秘一点,原始一点,东方一点就好。"

出了商店,我们远远的看见一群游客围着一个柱子,轮流合影留念。原来这就是著名的蒸汽钟,我以为会是个庞然大物,没想到是个有点小巧玲珑的四方座钟,钟顶上腾腾地冒着蒸汽。我们到的时间很巧,马上就到 6 点整了,那是鸣笛喷气的时间。周围的游客都在翘首等待笛声响起,我们旁边的一位白胡子老头提前两分钟就用小摄像机瞄准蒸汽钟,看他一动不动的样子,一定是下决心不错过喷气鸣笛的每一秒画面。Bingle 没有那么有耐心,拍了几秒钟,就对着旁边商店橱窗里的玩具小熊拍了起来。6 点已经过了,钟声还没响起来,游人们有些困惑,就在这时忽然笛声大作,伴随着笛声蒸汽喷得更猛烈了。笛声响罢,游客们一哄而散,留下这座古老的钟在夕阳下寂寞的继续走。

我们回到 Harbour Centre 附近的时候,发现商店大部分已经打烊。我们的下一站是Roberson Street,据旅游手册说明星们经常流连于这一条街,所以我们计划在 Window Shopping 之余,或许可以巧遇林忆莲呢!不过,现在担心它那里的商店也要关门了。问了问同在 98B 车站等车的小伙子,他说他也不是很确定,劝我们"You'd better go and find it out by yourself."由于我的疲倦已经开始发作,又考虑到我们本来就没有在这里购买服装的打算,于是我们决定结束今天的安排,直接坐车返回住处。

第 3 日

一天"玩转"Stanley Park 和 English Bay--漂亮的头盔往头上一戴,再把果汁瓶子往车架上一插,立刻觉得自己帅气大增。"1、2、3--Go!"虽然有些凉气袭人,不过驭风而行的感觉真的很不错哦。按照行程计划,今天我们要"玩转"Stanley Park 和 English Bay。从 Richmond Centre 搭 98-B路公共汽车到 Downtown 的 Roberson 街,下车后走两步到相邻的 Geogia 街,随便跳上任何一辆北行的公车都可以到达 Stanley Park。

Stanley Park 到了,下车以后向前望去,是一片葱郁中点缀着花团锦簇的绿野,转身向后,马上就是温哥华 Downtown 林立的高楼。公园和 Downtown 中间夹着的小小的海湾,俨然是游艇们的上好避风之处,而更远处 Canada Place 巨大的帆船形状的屋顶,和它们相映成趣。

早就听说 Stanley Park 是自行车爱好者的领地,我们也打算要租自行车好好地环游公园。公园的小路划分为自行车/滑轮区和步行区,互不侵扰,十分便利。顺着公园小路一路走,不停地有自行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却一直没有看到租车的商店。找到画着问号?的旅游咨询中心一问,才知道要走回到 Denman 街,那里才有很多自行车出租商店。虽然心里直叫"苦也",还是急急忙忙赶了过去。

车铺很专业,提供的车型很多,我一眼就相中了那种双人自行车,上一次骑这种自行车还是去年 9 月初在大连的时候呢。不过这边的车子比较长大,我疑心自己的胳臂会不够长,好在我坐在后面的座位上不需要我来掌握方向。

漂亮的头盔往头上一戴,再把果汁瓶子往车架上一插,立刻觉得自己帅气大增。"1、2、3--Go!"虽然有些凉气袭人,不过驭风而行的感觉真的很不错哦。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保存体力,Bingle 放慢了蹬车速度,身边不时有骑自行车的独行侠风驰电掣从我们身边超过,还有三五成群的滑轮族也得意地越过了我们。不过没关系,对我们来说,速度并不重要,只要能比走路稍微快一点就行。我喜欢的是骑自行车逛公园的悠闲和自在,遇到喜欢的地方,随时停下来。

Stanley Park 的图腾柱自然是不容错过的。我们前两天在纪念品商店里就看到过许多小图腾柱,今天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整棵大树雕成的图腾柱。柱子的图案有庄严的人物、动物,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雷鸟 thunderbird,搭配组合起来变化万千。它们一定有某种组合的规律和不同的意义,不过我是不知道这些确切的含义的,面对它们,我只觉得它们神秘而美丽。旁边的纪念品商店专门出售印第安特色的纪念品,我买了一个小图腾柱作为礼物,还看到一堆奇怪的饰品,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用线变成网,下面悬挂着不同羽毛。店员看出我的困惑,过来告诉我这个叫?quot;Dream Catcher"。原来,印第安人传说这样的 Dream Catcher,挂在睡觉的地方,可以用它的网,网住噩梦,只留下美梦。呵呵,好像是这样的哦,噩梦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而美梦却很容易无影无踪。很久没有做过噩梦了,不过我还是买了一个,希望可以留住我的美梦。

骑车继续前进,右手边就是静静的 Burrard Inlet,左边是公园的小山坡。一路阅尽繁花绿草,点缀着小野花的草坡较为诱人,好像一块块柔软的小花毯子。旁边的人行道上的行人,有些只是在悠闲的散步,推婴儿车的,牵狗的都有,而那些一本正经目不斜视匀速前进的,则显然是 hiking 爱好者了。

从岔路推车上山,来到温哥华水族馆。水族馆规模不算很大,不过比较有当地特色,不象中国大城市常见的水族馆多以热带鱼类、鲨鱼、鲸鱼为主,这里介绍本地特产的海洋生物更多一些,小海豹、海狮肥肥的,憨态可鞠,十分可爱。馆里设置了几处池子,可以让游人亲手触摸海洋小生物。一位妈妈拼命的鼓励孩子去触摸一下海星,孩子说什么也不肯,还反问妈妈"我为什么要去摸它呢?"看来小男孩跟我一样胆小,怕被它咬。

看完水族们,继续骑车回到环岛的自行车主路。骑到通往北温哥华的大桥正下方,向上望蓝色的大桥,忽然很担心桥上的汽车会垂直掉下来,连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太莫名其妙了,明天我还要从这个桥上通过,去北温的卡普兰诺吊桥公园呢。

前面就是一个尖角,地图上说这里叫作 Prospect Point,由于拐弯很急,所以在这段路上自行车必须推行。推车拐过尖角,视野顿时开阔,北温的城市被甩在了后面。相对于 Prospect Point 东面低缓的山坡,这里是高耸的山崖。路标不时提醒我们小心山上落石,不过在我看来,更危险的是路边不时倾斜生长的大树。由于山体被雨水侵蚀,一些树倒向海边,直直的指向西面的天空,我不时提醒前面昂头骑车的 Bingle 小心撞头。

骑过一段直路之后,海面上吹过来的风已经带着淡淡的咸味,English Bay 到了。这里的海滩上大石嶙峋,别有一番风味。忽然,我们看到前面的巨石上,矗立着一块倒三角形的石头。石头叠石头在这里毫不希奇,奇怪的是,它的大头朝上,下面只靠一个尖尖的角稳稳的立住。不远处,还有几块这样的石头用各种古怪的姿势站立着,甚至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玩起了叠罗汉。Bingle 起先怀疑这些是人工粘上去的,于是他下到海滩上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石头之间并没有粘在一起。Bingle 也去觅了几块他能够搬得动的石头,企图也让它们做一个"金鸡独立"的造型。失败了几次以后,他才发现这些摆放都有着极高的技巧,需要极大的耐心。而这些是 Bingle 所不具备的,较后他在我的劝说下放弃了,扶着那块摇摇欲倒的石头拍了张照片。

继续前行,按照路线指引,我们骑车经过 Lost Lagoon,这里是一处湖泊,长椅上三三两两的人低语轻谈,湖边美丽的水禽悠闲的踱着步子,丝毫不惧路边不时跑过的大狗。这里真是一个消磨时光的好地方。可惜我们是一对游客,还要抓紧时间去 Robson Street,不能停留。

很快我们就到了公园的入口附近,我们的骑车之旅接近了尾声。这边的公路没有自行车道,Bingle 不顾我的反对,勇敢的带着我骑在汽车流中。一辆辆车在我们旁边飞驰,其中一辆旅行车呼啸着与我们擦身而过,吓得 Bingle 也大叫了一声。这较后一段短短的路,给我们平静的自行车之旅增添了些许冒险的味道。

第 4 日

对于维多利亚来说,一天的时间太短了。第 3 天的下午,我们临时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在 Richmond Center 附近的一家旅行社,预订了今天的维多利亚一日游。卡普兰诺吊桥公园和其他游览计划全部顺延一天。

早晨出门的时候,天阴阴的,淅沥的蒙蒙小雨正下个不停。来自北方的 Bingle 很不适应这种毛毛细雨,而对于离家多年的我,却感到熟悉和亲切。Bus404 准点到达,我们赶到了旅行团的集合地点。其他游客已经到了几个,很快导游和巴士也到了。这是一个华语团,游客们都是标准的华人长相。

巴士一路南行,经过 Delta,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大片的农田。导游告诉我们,Richmond原先也是以农业为主,后来香港台湾的移民在此买地盖房子,本地的很多居民,都把农田卖掉然后退休。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富贵门-Richmond。

到了较南端的 Tsawwassen,我们的巴士排队等着上渡轮。想必这里的渡轮是游客必经之处,旁边就有很多个纪念品商品。和一般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纪念品不同,这里的纪念品多是手工制作,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我相中了一个木头做的汽车,很 Cute 的样子,车里的乘客能够随着车的前进和上下颠簸。我试着砍价,不过和预想的一样,不能有折扣,我只好使出了我的绝招--问小店的主人兼制作者 Uncle Geodie,那个价钱是不是包含 GST 的。绝招自然是招无虚发,这样一下子节省了几十加分的税钱哦。

巴士直接开进了巨大的渡轮,我们下车爬到较上面一层,在甲板上看风景。附近的小岛沐浴在细雨蒙蒙中,看不大真切。回到舱内,有些经常往返的乘客或者捧着厚厚的书在读,或者去船上的咖啡厅吃早餐。坐在我们对面的一位中年女士,对着一本毛衣针法书,认真的在织毛衣。

1 个半小时的航程很快就过去了,当我们的渡轮抵达维多利亚的时候,天也放晴了。明媚的阳光下,我们的巴士穿行在维多利亚的市区。

第一站是唐人街。这里的唐人街从前是北美第二大华埠,无数的华人登陆这里投入到采矿和修铁路的大军。铁路修好后,陆续搬迁到温哥华,温哥华的 Chinatown 才壮大起来。唐人街的标志通常都是牌楼,这里也不能免俗。修牌楼的木头来自台湾,匾来自苏州,上?quot;同济门"三个大字。

离开唐人街,来到了市中心。原以为温哥华是较漂亮的城市,到了维多利亚才发现,这里更漂亮。到处都是浓郁英国风味的建筑,路边的树上锦簇的樱花正开得茂盛,几匹英俊的大马拉着马车穿梭在街道上,哆哆的马蹄声仿佛让人回到了过去的马车年代。

导游带我们来到省议会,议会大厦本身就是一座很漂亮的建筑。正门据说只有在查尔斯王子来的时候才开放过,平时议员们都从旁边的小门出入。门卫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很多小朋友都跑上前跟他合影,Bingle 也不例外。议会大厦前面是一片广场,走过广场,来到 Inner Harbour 边上,这里停泊着去往美国的渡轮。

我们的下一个参观项目是皇家伦敦蜡像馆。相对于香港山顶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这里的官方气氛更浓。大厅里全部是王室成员,包括已逝的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神态各异的或站或坐,不知道她们心中想些什么。在蜡像馆我经常会感到恐惧,在这里也一样。特别是进入地下,这里有一个恐怖厅,展示欧洲各种死刑场面。我赶紧拉着 Bingle逃离了蜡像馆。

简单的午饭过后,我们驱车前往 Butchart Gardens,香港人翻译成宝翠花园。路上听导游介绍,这座花园原本是一座布查德家的矿坑。布查德夫人,一个叫做 Jenny 的小女子,硬是在上面培育出了一座精美的花园。时至今日,已经差不多快 100 年的历史了。

来之前一直心存疑惑,几乎所有的关于维多利亚的旅游手册,都把宝翠花园列为必游项目。一座私家花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名声?进去以后,我们不由虚起眼睛,各种娇艳的花朵都在用它们绚丽的颜色袭击着我们。5 月初正是郁金香当主角的季节。原先在温哥华市中心就曾看到过一簇簇的郁金香,可是这里就象是郁金香的秘密集会地点一样,水粉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色、蓝色、黑色还有各种镶嵌颜色的郁金香统统都放到了一起。连我这样的不太懂花的人,都能看出这里的花确实是品质一流,花的个头、花朵开放的程度都很一致,用 Bingle 的话说,它们长得都好标准!白色的水仙花,花瓣就像细细的白沙一样,娇滴滴的,有时远远看去,这些花都不像是真的。粉红色的成片的樱花占领的是花园的上层空间,微风吹来,下起了真正的花瓣雨。

其实花园里的植物和花朵的种类以千计,不过为了保持花园中的天然氛围,这里的花草都没有名牌标示,而是花园里专设一处"植物辨认中心",有职员专门解答游客的疑问。不过我们的时间实在太紧了,只好专心欣赏自己认识的花洌 驼庋 呗砉刍ǘ疾畹愀喜簧习褪苛恕?花园出口处的纪念品商店出售各种花朵的种子,价钱也不算贵,有心想买一些回家侍弄侍弄,可是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害怕会让这些花种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就夭折在手中,只好作罢。

时间不知道为什么会过得这么快,好像刚刚才早上上船出发,每个地方都匆匆忙忙没能停留很久,然后一下子就到了坐船返回温哥华的时间了。这就是参团旅行较大的不便之处,永远担心掉队,如果不想做个让全团游客等候的讨厌人,就只能每次都带着遗憾上车。对于

维多利亚来说,一天的时间太短了。

如果可以后悔的话,我们后悔只来了一天。

第 5 日

一次接一次地遭到寒冷的袭击……记得刚到温哥华的第一天,房东就教给我们一个辨认方向的小技巧,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就是温哥华的北边。今天我们就要朝北边的山峰进发。先去卡普兰诺吊桥公园,再继续上山到 Grouse Mountain。虽然我们需要倒 3 次车,不过一路上衔接相当顺利。SeaBus 过海到北温,Bus236 一路上山,很快吊桥公园就到了。

入门的时候我们领了两张 Passport,可以在每一处景点盖 Visa 钢印,较后凭这些 Visa 可以领取一张 I Made It 的证书,这让我想起了八达岭长城上发的证书"我登上了长城"。公园不大,Bingle 兴奋的盖了几个 Visa 章之后,吊桥就在眼前了。

在我的记忆中,唯一与吊桥有关的印象就是大渡河上的铁索桥。记得语文课文中是这样写的:泸定桥由 13 根铁链组成,木板又被敌人抽掉了。眼前的吊桥桥面,竟然也是一块一块的木板!望着这个世界上较长的吊桥,听着脚下峡谷轰鸣的水声,虽然木板很新,也没有被抽掉的迹象,我仍然不可避免的胆怯起来。

在 Bingle 的催促下,我迈步走上了吊桥,心情介于兴奋和害怕之间。第一步上去,吊桥就开始晃,越往中间走,桥晃得越厉害。对面几个小伙子大步流星走来,随着他们的脚步,桥有节奏的左右摇摆。我慌忙站住,两只手紧紧抓着旁边的钢索,不敢动弹。Bingle 掏出相机,得意地嘁里卡嚓一通,估计把我的惊恐都收入了镜头。我偷偷望了一眼脚下 100 多米深的峡谷,有点晕晕的感觉。虽然我知道自己一定不会掉下去,但是心里还是扑腾扑腾打鼓。后面的游客渐渐走近了,听着她们的笑声,我胆子渐渐大了起来。放开脚步超前走,一百多米的吊桥很快就走完了。第一次意识到踩在土地上的感觉这么好,虽然走起来脚下仍有些发软。

我们觅到一处观景台,从这里能够看到峡谷和吊桥的全貌。上游的水流非常湍急,砸在石头上白沫四溅,轰轰作响。流过吊桥之后,水面迅速变宽,水变得出奇的平静。这座观景台全部是木头建成,也许是雨水的侵蚀,木头栏杆软软的,上面刻满了游人的名字。我找了一处空白所在,用笔写上了小小的 B&P,J&J。

吊桥的这一边是一片森林,为了方便游人,修了几条非常简单的路。林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有些树因年老而横倒,树干上又长出了几株细细的小树。林荫之中,几处小湖清澈透底,一群群的鱼悠闲的游来游去。其中三个湖紧紧的挨在一起,因此得名三姐妹湖。林子中的温度很低,我伸手探探湖水,冰冷透骨,令人疑心水中藏着千年寒冰。我裹紧衣服,赶紧离开。第二次再走吊桥回去,已经没那么害怕了,按照自己的步伐节奏走,不要跟着桥晃动的节摇晃,似乎就平稳了许多。

在公园里吃完简单的午餐,接着上山去 Grouse Mountain 的山顶。上山的路两边,不断看到一栋栋漂亮的房子,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关系,住在景色宜人的山中,应该也是很惬意的事情。Bus 开了不一会儿,就到了上山的缆车站 Skyride 了。

缆车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向上攀行,很快就看到积雪了,越到高处寒意越重。跟我们同一班缆车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上山,孩子们穿得不算多,不过都穿着鲜艳的小高筒靴子。透过缆车的玻,可以看见克利夫兰水坝横亘在卡普兰诺湖边,景色很壮观。可惜时间有限,要不然我们可以步行到水坝附近去。索道不算很长,过了两个高塔就到了山顶。

刚走出缆车站,立刻被白花花的积雪晃花了眼睛。Bingle 比我幸福,早就准备好了墨镜。要不是 Bingle 连拉带拽,我都想钻回缆车站去了。他想走到附近的滑道看一看。雪很厚,眯着眼睛往前淌,忽然脚脖子一凉,鞋子进雪了!--谁让我没穿高筒靴呢?好不容易走到一处平地,有几个巨大的木头动物雕像,大熊,老鹰什么的,闭着眼睛跟它们合影留念。在 Bingle的鼓励下,加上他又慷慨地把他的墨镜换给我戴,我们又继续向前走。越来越冷,身上还好穿了厚外套,腿很冷,寒意早就透过了牛仔单裤,呼吸好像也有些困难了。我回头冲 Bingle大喊:"我觉得我好像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耶!"Bingle 大笑:"那你后面那些更高的山峰是什么"又继续摸到一处山崖边,透过黑绿黑绿的树林的缝隙,相互扶持着眺望山下美丽的温哥华市区,想象中如果晚上来看山下的万家灯火,一定加倍美丽。

一头扑进温暖的缆车站旁的山顶咖啡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热巧克力,感觉血液慢慢流回了四肢。Bingle 问:"以后还敢跟我黄鹑セ ┞穑?quot;如果装备齐全的话,我为什么会不敢呢?

排队进到山顶小剧场,看了一部短片《Born to Fly》,以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引领,介绍了许多在温哥华可以享受的运动休闲乐趣,比如滑雪、滑翔伞、冲浪、滑水、独木舟等,还有对我来说较为亲切的自行车环游 Stanley Park!影片的剪辑非常棒,把人类渴望天地间自由自在飞翔的天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非常受感染。也许是应该想一想,我们生来不是一定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我们也可以是生来飞翔的。我不是个很有运动天分的人,但看完影片心中也十分激荡,忽然觉得我也一定行,将来我会一一尝试所有这一切的。

第 6 日

周六,宜访亲会友。今天是周六,宜访亲会友。我们在温哥华没什么亲戚,不过朋友倒有不少。上午和几个过去在移民申请阶段认识的朋友在渔人码头碰面,下午则要拜会 Rolia 温哥华分舵的堂主们。

渔人码头周末有海鲜早市,这也是我们安排今天去渔人码头的原因。原本打算坐 Bus401去的,房东吴先生热情地要开车送我们过去。

我们住在 Richmond 的南边,离渔人码头很近。很快我们就到了码头附近的 Bay view 街,下车略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The Fisherman's Wharf"。一片小小的船坞里停着十几条渔船。沿着木头铺成的楼梯和码头下去,两边都是渔船靠岸摆出的海鲜摊。有卖虾、螃蟹、三文鱼和其他几种我不认识的鱼,那些鱼堆在船边,一动不动,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没想到那条鱼忽然窜起半尺高,把我吓了一大跳。这些鱼据说都很美味,可惜我不会做鱼。转了一圈,买了些虾和一个 2 磅多重的大螃蟹。海边风大,气温低,冷得我手指都有些发麻,赶紧拎着虾蟹跑到街边避风,一边等候朋友过来。

10 点多,来了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小男孩,根据照片的印象,我跑上前去相认,果然就是小燕子一家。说起来真是让人感慨光阴如梭,当年我们还在天津,小燕子刚到温哥华,我们经常相约周末在网上聊天到深夜,之后为了尽快让我们分享小小燕子出生的喜讯,产后三天的小燕子就挣扎着爬上网贴贴子告诉我们生了个男孩。如今,可爱的小小燕子已经 1 岁半了,正是满地乱跑的时候,不一会儿工夫,已经拽着爸爸把渔人码头附近丈量了一遍。我们站着一边跺脚一边聊,说话间 SSY 夫妇和小虫夫妇也到了。为了这次见面,SSY 一大早起来,驱车近五十公里才赶到这边。打电话给住得近却一直没到的枫叶,原来这家伙睡过头了!大家一通采购过后,由于海边实在太冷,决定转移阵地去 Richmond Centre 附近的王府井酒家喝早茶。

王府井酒家生意兴隆得很,排队的人挤满了门厅,只好慢慢排号边等边聊。SSY 夫妇另有约会,先行离开。睡醒的枫叶匆匆赶来,他和 Bingle 对望几次居然都没有认出对方来,要知道我们和他在北京就见过好几次呢。终于排到了座位,享受了一顿美味的点心。

下午一点钟涓涓如约开车到餐厅接我们,我一眼就认出了穿着横条上衣的她,清爽利落的短发,笑容可亲,可能是靓女一名。告别了这边的老朋友,跟着涓涓上了车--"这是我儿子Jason。"涓涓指着车上附驾驶座位上一位个子颇高的小伙子介绍说。我们大跌眼镜,怎么也没想到看上去年轻靓丽的涓姐会有这么大的帅哥儿子。

两点钟我们在细雨蒙蒙中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Central Park。刚看了会儿湖里游泳的野鸭,一直号称要"参观"我们的 Pmer(小拍)开车携夫人到达。小拍似乎比照片中要高大一些,小拍太太则和印象中一样温文清秀。Ops 和另外一个男孩子匆匆一晤,又因为有事驾车离开了。游泳的老虎和流星雨、熊工程师结伴步行而来,三个人性格各异,但说话斗嘴间却是友情毕露--在打牌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又等了一会儿,等来了 Sashimi、Susan 和蚂蚁三个 mm,还有一位不爱上网的当地资深 FB 活动家伟力(音)。天色一直不见放晴的迹象,原先预备的户外活动估计都要被迫取消。堂主们商量后决定转移会场到老虎和流星雨的家里去。

从细雨中走来,一到老虎和流星雨家里,顿时觉得格外温暖舒适。一干人开始大嚼涓姐采购的薯片和饮料。老虎和流星雨大展主人热情待客的风范,老虎拿出啤酒招待大家,流星雨还开了一瓶冰酒给我们品尝,味道还真不错哦。熊工程师号称持有这个公寓的荣誉"绿卡",自然也是热情有加,不断招呼我们尽管在这里随便点,比如欢迎随地吐痰什么的。忽然老虎的手机响了,一接,女声,要找流星雨。流星雨拿过电话,走到门口僻静处密密倾谈了数分钟,收线归来,曰?quot;有几位说要过来,不过不知道是谁。"大家着实唏嘘感慨了一番,大致是对老虎同情不已,对流星雨敬佩不已等等。

唏嘘间门铃叮咚,客人已经到了。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猪格格夫妇、小宝&西瓜和小宝的同学。这才知道刚才打电话的是小猪格格。一时间我们在客厅里开会,我们的鞋子则挤在门厅里开大会。(分别有照片为纪录。)其中欢声笑语不再一一赘述。不久小猪格格带来的小分队有事提前离开,小拍也告别我们赶赴另一个约会。

剩下的人马开车先到涓姐家里,正好把我们上午买的虾蟹煮了当晚饭前的零食吃。说起来论坛上很多人只知道涓涓的豆芽宴,其实只要到涓姐家看一眼,就会知道她的能干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绝不只限于制作豆芽。我较喜欢涓姐家里奶牛图案的纸巾,真是太可爱了。顺便观摩了温哥华分舵上周挖象拔蚌的录像,非常有趣,好生羡慕温哥华常驻居民的周末娱乐活动。

决定晚餐的地点费了一番周折。本来中国菜是较容易决定的选择,可是考虑到我们马上回国,第一个就否决了中国菜。商量着去尝尝意大利菜,打电话过去一问,起码要等到 9点以后才有座位!周末的晚餐座位确实是个问题。较后决定去一家泰国餐厅碰碰运气。我们运气不错,这里还能安排我们 11 个人的座位。这一次晚餐几乎品尝到了这家餐厅菜单上 3分之一的不同菜品,充分领略了泰餐的浓郁香料美食。

饭后回到涓姐家里打牌,人多席位少,我是场外观战的。一圈胜负分出以后,困意沉重,一看表,竟然已经 11 点多了。大家这才散了,熊工程师开车送我们回住处。

今天可谓是异常充实的一天,第一次见面就受到大家如此真诚的招待,心底里觉得格外温暖。说起来我们从来没有来过温哥华,可是在温哥华的每一天都有种说不清的踏实感,这种踏实感就来自这些素未谋面的朋友们吧。

第 7 日
今天是在温哥华的较后一天,安排的是去女王公园和格兰佛岛,然后去 UBC 校园,我们的导游小拍就住在校园里。

今天的天气和昨天有点相像,小雨时下时停。女王公园里风景不错,尤其是站在温室花房前的高高的平台上向北眺望,温哥华城区映衬在雪山和厚厚的云层、蓝天的怀抱里,格外的美丽。由于前几天在维多利亚的布查花园受到过花团锦簇的视觉冲击,我对女王公园艳丽的花朵感觉似乎也平淡了些,不过漫步女王公园里的草坡和俊朗的树木间,另有一番情趣。

都说女王公园是个拍摄婚纱照片的好地方,春夏周末经常有很多新人来这里拍照,不过或许是天气不好的缘故,我们没有看见新娘子,倒是看见了许多日本游客。

时间不早了,我们匆匆离开女王公园,倒车前往格兰佛岛,顺便在那里吃午餐。格兰佛岛就在通往市中心的格兰佛桥下。从 98-B 公共汽车的第 5 大街车站下车,绕到桥下,不需问路,跟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模样的人群走就行了。

我们在岛上走进的第一间商店是一家儿童用品市场,大门一分为二,一边是正常的入口,一边是只有一半高的小门--Kids only。市场里面的各家商店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小东西,到处是跑来跑去兴奋的孩子们,我要是个孩子,一定也会和他们一样忍不住尖叫的。随后是数不清的艺术品商店,有的店里还有艺术家坐镇,可以现场参观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如果在这边置了一所自己的房子,估计受到的诱惑和挫折感更强--漂亮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都不便宜哦。

逛了好一会儿,肚子也饿了,赶紧去找我较想去的那个大集贸市场。市场坐落在一个大仓库里,满眼都是色泽鲜亮的新鲜蔬菜、水果还有鲜花,还有大的肉制品摊档,非常惊讶的发现这边的肉和火腿制品分类相当细,如果光看名称的话,还真的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幸好都摆着实物呢。挤在人群里,看了一会儿制作新鲜酱料,真想买一瓶回去,只是不知道明天怎么带回去。隔着橱窗看各种现做的点心和蛋糕,看起来非常好吃的样子,不过由于前两天刚刚领教了一次这边的西点的甜腻,现在都缺乏尝试的勇气了。路过一个推着小车卖枫糖的大妈,她卖的枫糖品种很多,价钱也比前些天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要便宜。大妈倒了一小杯给我尝,味道还不错,赶紧买了几瓶带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由于刚好是午餐时间,许多各色风味的食品店都在供应新出炉的食品,看得人眼花缭乱,较后还是决定只吃已经证实自己肯定爱吃的东西--一大角新鲜意大利比萨。

集市大厅里的座位都已经满员,我们只好捧着盘子和饮料到集市外面去坐。出来一看,外面除了有些微风,比里面还舒服呢。靠着海边有木头长凳坐,水边不时有海鸥飞过,格兰佛桥就在斜前方,海湾的对面是市中心的楼群,景色很是怡人。这里其实是一个小广场,一位男艺人正在捧着吉他献唱,是乡村音乐风格的,歌词虽然听不完全明白,不过歌喉还算动人。一曲唱完以后,四周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歌手自我介绍说,这些歌都是他自己创作的,录制过好几张专辑了,希望大家赏光购买鉴赏他的 CD。我这才注意到原来他跟前一个袋子不是用来收钱的,而是摆放着一些 CD。

逛完集市,继续四周走走看看有没有被我们错过的地方。忽然前面传来阵阵哄笑,循声前去,哈哈,原来是有一位小伙子刚刚拉开架势要表演空中走绳子!小伙子一副标准的杂耍艺人打扮,戴一顶黑帽,身穿一个铠甲模样的黑背心,嘴边挂着耳机式的麦克风。三个男游客被叫上去帮忙,帮他扶住三处支架,这样绳子才能拉起来。还有一个金发女游客也被叫去作辅助表演。小伙子先是侧坐在绳子上,然后要求金发 mm 扶他慢慢起来站在绳子上,还很搞笑的要求金发 mm"shake me like a mommy"。站起来以后,又让人把地上的三把塑料飞刀(中国电影里面那种)递给他,接过飞刀以后他先是嘴里一通呜哩哇啦乱叫,然后开始双手抛接那三把飞刀--果然是有点身手哦。围成一圈的观众们大声喝彩,掌声、口哨声和尖叫声混杂在一起。飞刀抛完以后,小伙子把自己的帽子抛到中间的一根高高的支架上,然后宣布自己这个 rope man 要从绳子上走过去取回帽子。大家都集中精神要看他怎么走过去,而他却不时"撒娇"要金发 mm 扶好他。到了较后真正要走绳子的时候,小伙子松开了 mm 的手,双臂张开几个大步就走到了中间的支架跟前,探身拿回了帽子。大家都为精彩的表演热烈的鼓掌。小伙子宣布表演结束,然后提醒大家"My hat is here!",又说了一堆什么虽然他不喜欢钱,可是没办法,因为有个老婆还有 14 个孩子要养活啊。古时候中国卖艺一般是说"上有八十老母,下有黄口小儿",好像不怎么提老婆吧。好多观众都把钱交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跑去递到帽子里。我没有孩子可以支使,赶紧抢在 Bingle 之前说出了"你去!"两个字。Bingle 回来报告说,大部分都是给的硬币,较多的一个给了一张十块的纸币哦。

从格兰佛岛出来,倒车到百老汇(Broadway)大街,搭 99-B 前往 UBC。公共汽车一直通到 UBC 校园里面,和国内的大学不同,这里的大学没有什么大门和围墙,只看到一根写着 UBC 的木头柱子,就标志着进入了校区。小拍开车过来跟我们会合,载着我们在校园中游历一圈。学校一面向海,另外两边都被公园包围,风景非常好。也许是今天天气太冷,通往著名的 Wreck Beach 陡峭小径的大路两边停的车不多。刚好有个系在办中国文革"艺术"展览,下车进去参观了一番,里面收集到的张贴画和各种资料还真不少,还有样板戏的录像看呢。据小拍介绍,UBC 吸引了许多亚洲学生前来就读,许多香港政经要人都是这里的毕业生,学校的亚洲研究风气也较盛。校园里有一个人类学博物馆,很有特色,值得一看,可惜我们到的时间太晚。早就听说 UBC 校园附近有不少昂贵的豪宅,不过这些豪宅一般都是深宅大院,高高的树篱笆把房子遮得严严实实,我很好奇这样的话,不知道房子的主人自己怎么能欣赏到昂贵的海景呢?

黄昏时分,小拍夫妇开车带我们到他们经常来散步和打沙滩排球、玩飞碟的地方,还有钓螃蟹的一处地方。这里和北温哥华隔海相望,夏天的时候还可以从这里租船出海呢。海边草地上的一所木屋,据说是温哥华较古老的房子。草地上,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正在和自家的大狗玩抛球叼球游戏。

晚上小拍夫妇热情地招待我们一顿丰盛的晚餐,我们在温哥华的第 7 日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加拿大枫叶卡更多新政 >>
  1. 加拿大枫叶卡制度

  2. 加移民部对更换枫叶卡的解释

  3. 更换枫叶卡照片拍摄要求细则

  4. 枫叶卡常识

  5. 加拿大修改移民登陆法规

  6. 加拿大移民签证及登陆并领取枫叶卡

  7. 加拿大移民部新规换领永久居民卡无需交回旧卡

  8. 加拿大移民部简化枫叶卡申请程序

  9. 加拿大简化枫叶卡换卡手续-免担保人

  10. 加拿大枫叶卡换卡支付申请费的说明

  11. 更换枫叶卡的要求

  12. 申领SIN卡新措施将影响华人移民回流

  13. 枫叶卡领卡时申请者需经居留测试

  14. 申请枫叶卡时需要提供的资料

  15. 加拿大永久居民每个“五年”住满两年的时间如何计算?

  16. 加拿大永久居民入籍后枫叶卡自动作废

  17. 加拿大公民入籍条件

  18. 加拿大公民入籍申请程序

  19. 申请加拿大公民入籍考试指南

  20. 加拿大入籍考试基本知识

  21. 加国C-37修订案对你有何影响?

  22. 加拿大的移民享有哪些待遇

  23. 2009年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新动向

  24. 什么是加拿大自雇移民?

  25. 加国投资移民较新申请数据与移民提醒

  26. 加拿大53个免签证国家一览

  27. 新移民初到多伦多的常识大全

  28. 新移民法让中国人以技术移民进入加拿大更困难

  29. 移民须知: 加拿大社会福利介绍

  30. 移民加拿大什么问题较重要

  31. 加拿大09年投资移民政策“一松一紧”



如您有枫叶卡、加国公民入籍、亲属团聚等问题,请立即致电全国答疑热线:400-8051080
  枫叶卡答疑24小时电话:400-8051080, 021-28909728, 021-28909722, 021-28909701


             相关链接: 加拿大政府  |  安大略政府  |  多伦多政府  |  加拿大税务局  |  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  |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  |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 |
                  加拿大公民暨移民部   |  美国签证预约  |  多伦多公共交通  |  多伦多地图  |  多伦多万事通网   |  约克论坛  |   加拿大家园论坛  |  环球华网  |  加拿大中文黄页 |  世界日报  |

  加拿大枫叶卡|移民监|加拿大永久居民
|保留枫叶卡|换发枫叶卡|枫叶卡过期 |枫叶卡到期|枫叶卡延期|家庭团聚|无枫叶卡入境|移一次性旅行文件|
首页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上海枫叶通网 -- 专业办理:保留枫叶卡,过期枫叶卡,各种枫叶卡疑难杂症 关键词:加拿大枫叶卡,移民监,加拿大永久居民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29层   邮政编码:200120 
© 2007-2021 www.fengyetong.top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枫叶通网  版权所有 沪 ICP备16041571号-1